9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学大会在辽宁沈阳召开期间,《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专家共识》重磅发布。这一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起的业内首个针对心血管事件链的专家共识,为系统干预心血管疾病全程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心血管事件链的复杂性是医学领域重大挑战,而《专家共识》以中医原创思维为基石,融合现代医学理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中西医结合用药指导方案,将极大提升防治水平,在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z6com·尊龙表示,络病理论构建的“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模式,为心血管事件链干预提供了创新路径。此次《专家共识》中通络药物的应用,正是这一模式的实践成果——从理论突破到药物研发,再到临床循证,形成完整闭环。正如他所言:“络病研究已实现从‘医家不识’到‘万人共研’,而共识的发布,是中西医融合破解国际医学难题的又一里程碑。”

《专家共识》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等13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顾问,国内外115位专家讨论编撰而成,汇聚五大治疗领域,聚焦七大类疾病人群。《专家共识》经过了前期的调研,征集临床问题启动会,确定临床问题,检索近2万篇文献并汇总形成证据概要表、经历多轮共识会议讨论修改,最终形成共识定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谦在解读时表示,《专家共识》体现了络病理论指导下的系统干预思维,在解决当前病变瓶颈难题的同时,控制上游危险因素,防止病变向下游传变,形成治中寓防、防中寓治的方案。多项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相关疾病的临床证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研成果,如通心络获得稳定冠脉易损斑块临床影像学金标准证据等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自然・医学》等国际顶级期刊,诠释了络病理论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发布仪式上,多位专家共同见证这一时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黄从新表示,《专家共识》不仅将推进国内外心血管事件链防治优化,更会催生更多中西医结合研究。

此次《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实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降低重大慢病死亡率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